总体来说,今年合作社的收获还是蛮多的。作为种粮大户,我始终有两个信念,那就是“多赚钱”与“多省钱”。我认为,最有效也是最实在的赚钱方法就是提升稻谷产量的同时提升品质。就拿今年来说,合作社种植的晚稻品种泰优390,不光平均产量达到了1050斤,就连售价都涨到了1.5元/斤,比去年平均每亩高出了210元,854亩田就多赚了18万元。而我所说的“省钱”,是靠全程机械化节省人工成本。今年,合作社里的粮食作物在生产中实现了全程机械化,每亩节省人工成本240元,854亩田一年要省20多万元。俗话说“省出来的就是挣出来的嘛”。
说到这里,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。今年早稻收割时,机手开着收割机一上午收了23亩田,当时请了8个人来搬谷子。但由于天气太热,吃完中饭后雇来的人都撂挑子不干了,无论是讲好话还是加工资都没有用。没有办法,后面剩下的15亩田中的谷子只能我自己背上装车。这件事情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合作社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性。
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不光可以帮我节省人工成本,还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,让我们种粮更加简单。以粮食的收割转运及干燥为例,我们以前的流程是:收割机收割—灌袋—背谷—装车—运输—晒谷—灌袋—装车,8个环节需要41个人工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合作社更换了新的收割机,还新添置了烘干机和拖拉机,因此,整个流程减少为收割机收割—拖拉机运输—烘干机烘干—装车4个环节,环节减少了,相应的人工也大大减少,4个环节只需要6个人工。这样就可以看出,同样是50亩田,做事的人减少了30多个,不光人工成本降低了4000多元,管理起来也方便省事。另外,再也不用着急没有场地,不会需要担心天气不好了。而且,在政府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扶持下,我的合作社借此机会实现了粮食生产高质量的全程机械化,往后每年都可以减少20万元以上的人工开支。
回想这一年的时光,虽然做了很多事情,但也有遗憾的地方。在大面积进行土地流转时,大约有20%左右的差田一起流转过来,由于这些田块要么面积小、水利设施不足,要么没有机耕道,导致这些差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,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。
|